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47359913425524142&wfr=spider&for=pc"
億歐網發布時間:10-1417:20北京億歐網盟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9月,聯影醫療33.33億元A輪巨額融資震驚了業界,成為中國醫療設備領域迄今為止最大的一筆融資,投后估值也高達333.33億元,一時風頭無兩。今年,聯影醫療董事長薛敏出席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會,談醫療設備,更大談人工智能:“人類大概有2萬多到3萬種疾病,雖然不是所有疾病都可以用人工智能智能診斷,但里面有相當部分疾病是可以通過人工智能輔助提高診斷效率或提高診斷準確度。”對于人工智能,聯影醫療早已布局。在A輪融資完成的幾個月后,聯影醫療就緊鑼密鼓成立了醫療人工智能子公司聯影智能。依托母公司,聯影智能開發一系列醫學人工智能產品,一方面賦能醫療設備,一方面賦能臨床。然而,從2016年Alpha Go的勝利一把把人工智能推到人們面前開始,“虛火過剩”、“概念炒作”、“AI泡沫”等名頭就架在了人工智能的脖子上,醫療健康領域也不例外。“相當比例的AI公司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回首過去的幾年,該領域有玩家入場,也有玩家退場,資本支持還在繼續,但行業紅火的背后也略有退燒的信號。據億歐智庫不完全統計,截至2019年7月,在中國市場活躍的醫療人工智能企業共126家,與2017年的統計數據131家基本持平。融資方面,2017年獲得融資企業49家,2018年41家,2019年1-5月只有10家。醫療人工智能市場或將迎來轉折,大浪淘沙怕也只是時間問題。億歐智庫曾在《2019年中國人工智能市場研究報告》中指出,中國醫療人工智能經過冷靜后已經進入價值驗證期。薛敏也表示,實際上,相當比例的AI公司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算法水平不高,利用公開數據集就跑出一個系統,在更加復雜的多模態場景下效用比較有限。就目前已經落地的醫學影像AI應用里,大部分應用都在診斷環節,并且主要集中在肺這個領域。在億歐大健康對國內活躍的54家醫療影像AI企業的盤點中,其中,涉及肺領域的企業最多,有22家企業的業務就覆蓋該領域,其次是眼、腦。從影像數據的模態來看,肺領域大部分應用采用的往往是CT和XR的數據。而這些數據相對比較多且容易獲取。客觀上講,薛敏表明,一般被發現的早的領域肯定是有臨床需求;第二,這些領域可能也相對簡單,大家一窩蜂上也在常理之中。但是,醫療其實包含很多環節,診斷只是其中的一步。除了肺部疾病,人類有2-3萬種疾病都需要解決,尤其像神經、腫瘤這些重大疾病的診斷,往往需要依靠的是包括MR、PET-CT等等在內的多模態數據。而聯影智能選擇憑借母公司聯影醫療的設備優勢,以全線影像設備作為AI切入口,從源頭開始賦能整個醫療環節,包括從掃描、到后處理、到報告,以及治療。除AI核心技術外,數據問題也是掣肘目前醫療AI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薛敏就表示,我國數據非常龐大,但沒有標準,無法使用,稱不上大數據。還需要制定標準,清洗數據,最重要的是數據需要重新標記。在數據標注方面,不同的數據類型對標注員的要求也不一樣。除了一般較為簡單、可以通過培訓掌握的標注,還有一些需要專業背景的標注。在醫療數據標注中,標注員需要做醫療圖像的分割,把腫瘤區域標出來,類似工作就需要看得懂片子的醫生完成。對此,薛敏較為強調人才的重要性,聯影智能的CEO沈定剛便是全球醫療人工智能的鼻祖之一。“不懂片子的人員去標注,出現了問題怎么辦?而且標注人員水平越高,AI的結果越好。”創業公司VS行業巨頭,醫療AI領域的零和博弈?一手人才,一手設備,聯影智能手握兩張王牌。但其實,對于GE、飛利浦等國際巨頭企業,在硬件基礎上也做了軟硬結合的AI醫療解決方案。面對巨頭來襲,聯影智能的競爭壓力是否多了那么幾分?在薛敏看來,這很正常:“商業上、技術上的競爭都是正常的,沒有競爭的行業就死了。”相反的,薛敏認為,AI的出現倒是給行業一個全新的機遇和窗口期。其實,相對于“GPS”來說,聯影醫療在設備上起步較晚,但是通過八九年的努力也跟他們達到了并跑的水平。而醫療AI對全世界范圍內的醫療行業來說,其水平都差不多,到最后誰能夠勝出是各憑本事,誰能把握時機、誰更踏實、誰更能深耕下去,中國公司不一定比國外公司差。而在中國的醫療人工智能行業中,聯影智能和聯影醫療軟硬件結合的公司其實是少數,專注于醫療人工智能軟件開發的初創公司才是大多數。圖瑪深維CTO高大山曾表示,在人工智能等新的顛覆性技術方面,創業公司在“點”上面的事情能夠做得更深入、更靈活,深刻理解醫生看病的流程、痛點在哪兒,創造出更適合醫療發展的人工智能系統。對此,薛敏表明,單純做軟件的公司有自己的商機,但相對于軟硬件結合的公司來說,市場空間就沒有那么大。聯影智能一方面可以借助聯影醫療母公司的設備優勢,另一方面還可以借鑒聯影醫療這些年在軟件上積累的經驗,如此一來,不止可以賦能臨床,還能賦能設備。至于醫療人工智能的未來,到底是軟硬結合的人工智能公司還是單純做軟件的公司,這或許本就不是一個零和博弈的問題。也有不少企業通過合作來達到賦能設備的目的。近日,GE醫療還宣布與數坤科技、醫準智能、依圖、圖瑪深維、安德醫智五家本土軟件開發企業簽署合作協議,共同開發數字醫療應用。“圖瑪深維與GE等器械商合作,一方面能幫助他們節省開發成本,另一方面傳統設備加上人工智能,促進傳統設備的銷售。”圖瑪深維CEO鐘昕表示。“但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在很多方面很難都達成共識,對合作雙方都是一種考驗。”薛敏還是看最后各家的成效,“聯影智能或其他公司模式不同,孰優孰劣還是看誰能生產真正落地的應用或產品,解決臨床問題。”不過,截至目前為止,不論是初創公司,還是體量較大的聯影,其實都還屬于燒錢的階段。商業化方面,嚴格來說聯影智能還沒有開始,在薛敏看來,打磨產品才是以后商業化的抓手,現階段主要做三件事。一是開發自己的核心技術,所有核心技術都是自主研發;二是進一步拓展團隊,聯影智能成立一年多就有200多人,還有沈定剛等業內最頂級的專家;三是,進一步加強跟醫院的合作,了解臨床需求、拿在臨床去使用,反饋給公司,進一步改善產品。賺錢與否,薛敏顯得并不著急,可初創公司的創始人們呢?特別策劃【科技醫療100+】系列專訪與選題報道消費升級與社會辦醫大潮下,醫美、體檢、全科診所等角色紛紛站上醫療健康行業的舞臺,它們在公立醫療機構的另一頭唱響高歌。億歐大健康頻道特別策劃【科技醫療100+】系列專訪與選題報道,聚焦民營醫院、診所、互聯網醫院、第三方獨立醫療機構和醫生集團等細分,歡迎推薦與約聊。
關鍵字標籤:氣墊床尺寸
|